四季是如何划分的-展商网

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核心提示:网上有关“四季是如何划分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四季是如何划分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

网上有关“四季是如何划分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四季是如何划分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天文划分法

天文划分法,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开始;

2、气象划分法

以3月至5月为春季,6月至8月为夏季,9月至11月为秋季,12月至2月为冬季;

3、节气划分法

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之始。

气候季节划分指标的依据是候温法,是张宝堃先生于1934年提出来的,至今仍在气象业务中使用。我国古代将5天称为一候,候温即5天的平均温度。但在气候季节划分中,不是固定的5天,而是采用5天滑动平均值,即以当天及前4天为一组计算平均值。

扩展资料:

根据《气候季节划分》,春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且小于22℃,夏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大于等于22℃,秋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小于22℃且大于等于10℃,冬季为日平均气温或滑动平均气温小于10℃。

所谓四季,是中纬度地区春、夏、秋、冬的总称。而春、夏、秋、冬的差异主要反映了地面上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接受太阳能量的多少又取决于太阳光照射的角度。同样一束光线斜照到地面上比直射到地面上照到的面积大,因此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就少。

太阳高度角越大,就越接近直射,地面上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就越多。所以,四季的划分主要受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影响。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这一天南半球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南半球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少。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这一天南半球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北半球则相反。

春分日何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大致相等。因此,在西方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来划分四季的;而我国在传统上则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来划分四季的,这两种划分方法,都属于天文上的四季划分方法。

百度百科-季节划分方法

百度百科-四季

四季的特征是什么?

春天雅称:阳节、昭节、淑节、韵节及苍灵。

夏季别名:孟夏、仲夏、季夏。仲夏是五月,仲是一季中的第二个月,又称为超夏。季夏是六月,即末夏。

秋天别名:高商、商节、白茂、凌辰。七月称为首秋、初秋、早秋、上秋、新秋、兰秋、肇秋;八月称为中秋、佳秋、仲秋、正秋;九月称为深秋、凉秋、穷秋、暮秋、耖秋。

冬天别名:玄英、严冬、九冬。古代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冬月为仲冬,腊月为季冬。

扩展资料:

四季由来: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且白昼比黑夜长,所以北半球气温处于一年中最高的时候,为夏季;这时太阳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且黑夜比白昼长,因此,南半球处于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冬季。

当地球绕太阳再公转半圈时,太阳的直射点由北回归线移向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逐渐减少,由夏季进入秋季,进而转入冬季;而南半球却正好相反,由冬季进入春季,进而过渡到夏季。

不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正圆,因此南半球的夏天要稍稍比北半球的夏天热,而冬天则要比北半球的冷些。

百度百科-四季

百度百科-春夏秋冬

为什么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什么时候

1、春:兰花,蝴蝶,春风,树梢嫩芽,纷飞的燕子,解冻的小溪、青青的小草、五颜六色的花朵、从南方飞回的大雁、树木的嫩芽。

2、夏:蝉鸣,荷花,垂柳,荷叶,烈日炎炎,暴风骤雨,雷阵雨。

3、秋:明月,红叶,落叶,菊花,南飞的大雁,枯黄的落叶,萧瑟的树枝,瑟瑟的秋风,火焰般的枫叶,铺满落叶的小径,准备南迁的动物。

4、冬:梅花,霜雪,寒风,积雪的松树,光秃秃的梧桐,屋檐上的冰凌,窗子上的雾气,穿棉衣的孩子们,卖冰糖葫芦的老大爷,烤红薯,火堆。

扩展资料:

1、地球上的四季首先表现为一种天文现象,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当然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决定了温度的变化。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在不同季节有周期性变化规律。

2、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而且与其自转的平面有一个夹角。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在北半球,一般来说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3、各个季节的养生

春天时候,人的气血从里面往外走,整个自然界也是处在万物生发的时候。《黄帝内经》讲了,在这个季节里,一定要记住,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夜卧就是天黑了以后,你就应该睡觉了;早起,就是早上早点起来。

夏天时候,人容易心情烦躁,动不动就发脾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夏天气血都到外面来了,里面的气血都相对的不足,所以遇见点事就容易生气发火。夏天要忌怒,别发脾气,或者尽量少发脾气。夏天人要“晚卧早起,无厌于日”,说的就是夏天的时候,我们可以晚点睡,晚点睡早点起,可以睡得少一点,哪怕你中午再补点觉都可以。最晚到了11点以前,你就得上床睡觉了,到了早上五六点钟你就起来,简单地说就是跟着太阳走,跟着这个自然的规律,有助于人的阳气向外生发。

到了秋天的时候,人的起居生活养生总结起来就是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与鸡俱兴”就是说我们秋天的时候的生活规律要跟着鸡走,鸡只要是进窝了,你就睡觉,鸡出来了你就起来,与鸡俱兴。这时候,你的气血正好是从外面向里面收的时候,大家知道,白天人的阳气都在外面,晚上阳气归于内了,那么如果你能够按照与鸡俱兴这样早卧早起的话,那么你的气血就符合这个往里已逐渐储藏的这么一种状态。

到冬天时候,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就是等太阳出来了,您再起来。冬天锻炼,一定要等着太阳。跟着太阳跑,太阳出来了,你再出去遛弯去,太阳落山了,你就回家去,不要在外面冒着雾露风雪去锻炼去,这个是不符合中医养生的规律的。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四季

一年四季划分

形成原因

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面(黄道面)之间有一个夹角(23°26′),因此,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到地球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从南纬23°26′(南回归线)到北纬23°26′(北回归线)。太阳直射时,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高,气温高,为夏季;

反之,太阳斜射时,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低,为冬季。当太阳直射到北半球时,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反之,当太阳直射到南半球时,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

太阳直射到南、北回归线时,分别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和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到赤道时,分别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1日前后)。

扩展资料:

太阳直射区域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因此该区域太阳总是近乎直射,故一年中从太阳获得的能量均较高,导致该区域的气温较高,一年中变化不大,该区域称为热带。

热带区域,没有四季的变化,均为夏季。通常指的一年四季,主要表现在温带,也就是太阳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到南极圈和北极圈之间的区域。南极圈指太阳照射到北回归线时,太阳所能照亮的最南纬度线,即南纬66°34′(纬度与回归线的纬度互余)。

同样,北极圈处于北纬66°34′。两极圈内,会出现极夜和极昼现象。显然,北半球夏季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反之,南半球为夏季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地球表面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与太阳的入射角(光线与地球表面法线的夹角θ)之间的关系为:E?∝ cosθ。

参考资料:

一年四季_百度百科

1. 四季划分

四季划分 四季如何区分?

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

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

这是一种传统的,常见的方法。

扩展资料:

在气候上,四个季节是以温度来区分的。

在北半球,一般来说每年的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在南半球,各个季节的时间刚好与北半球相反。

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正是冬季;南半球是冬季时,北半球是夏季。 在各个季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季节的转换是逐渐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而且与其自转的平面有一个夹角。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

百度百科-四季。

春夏秋冬四季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四季是根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来划分的.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强调四季的天文意义,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 西方四季划分更强调四季的气候意义,是以二分二至日作为四季的起始点的,如春季以春分为起始点,以夏至为终止点.这种四季比我国划分的四季分别迟了一个半月. 从天文意义上讲,我国的以四立为划分四季界限更为科学. 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都等于全年的平均值,具有从极大值(或极小值)向极小值(或极大值)过渡的典型特征.因此,把春分作为春季的中点,和把秋分作为秋季的中点是非常合理的;夏季里,昼最长,夜最短,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夏至那一天,该日地表获得太阳能量是最多的.所以,夏至作为夏季的中点是很合理的;同理,冬至作为冬季的中点也是很科学的. 但是,从实际气候上讲,夏至并不是最热的时候,冬至也不是最冷的时候,气温高低的极值都要分别推迟1~2个月.我国有“热在三伏”,冷在三九”的说法.因此,把夏至和冬至分别安排为夏季和冬季的开始日期,与实际气候能更好地对应.所以,西方四季划分更能体现实际的气候意义. 无论是我国的具有天文意义的四季划分,还是西方具有气候意义的四季划分,都是天文上的划分方法.这是因为,二分、二至和四立在天文上都有确切的含义,都是把全年分成大体相等的四个季节,每个季节三个月,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它们都不能反映各地气候的实际情况.通过这种方法划分的季节,就是天文四季. 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在半球的范围内,每个季节有统一的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并且在半球范围内,每一地点均存在着这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是等长的. 为了准确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划分四季常采用气候上的方法,例如,采用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并且规定:候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22℃的时期为夏季,小于或等于10℃的时期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季或秋季.按此标准划分四季,中纬地区季节与气候相一致,低纬地区和极地附近春、夏、秋、冬的温度变化很不明显.同时,在中纬地区,各季的长度也不一样.这就是气候四季.例如,北京春季有55天,夏季103天,秋季50天,冬季157天. 天文四季具有理论意义,气候四季具有实用价值.天文四季是气候四季划分的基础.天文四季是半球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气候四季则是局部区域(中纬地区)统一的.天文四季的划分取决于天文现象的变化,气候四季的划分取决于气温的变化.无论哪个半球的哪个地点,都有等长的天文四季;而气候四季则在同一地点也不一定等长.这是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的主要不同之处.。

在国际上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西方的四季划分,较多地侧重于气候方面.它把二分二至看作四季的起点.这样的四季比我国的天文四季各推迟一个半月.例如,从立春至春分的一个半月,在我国属春季的前半部分,而在西方却是冬季的后半部分. 无论是我国的四季,还是西方的四季,都是按二分二至划分的,它们都有确切的天文含义.两种划分方法本身都是天文上的,因而都不可能全面地考虑气候的特点.按天文上的定义,一年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个季节;同一季节,在不同纬度都有同样的始终.而在气候上,春夏秋冬四季,不一定是长短相等的;同一季节,在不同纬度也会有不同的始终. 要使春夏秋冬四季反映地面上的气候条件,必须采用气候本身的标准来划分四季.气候学上通常以侯平均湿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这样,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温度标准.但是,同一地点,四季必然长短不一;不同地点,同一季节并非同时始终.而且,并非到处都有四季.四季的划分原来不只是一种,要因事,因地而分.。

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地球上不仅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气候也是不同的。

对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上述几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例如,按照上述划分方法,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的确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而黑龙江的北部却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节奏相吻合,气象部门采取了候温划分四季法。

5.候温划分法

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

摘自《自然科学基础(下)》

| 我来“揪”错 | 评论(0) | 投诉 |

其他回答

--------------------------------------------------------------------------------

事实上,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千差万别,当南方各省已是万紫千红、春色满园之际,北方各省还是白雪皑皑、冰天雪地之时。所以,用上面提到的几种划分四季的方法并不能恰切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国在气候学上又通常应用候(5天,一个旬为两个候)平均气温来划分四季,即候平均气温高于22度作为夏季的开始,低于10度作为冬季的降临,介于两者之间,天气不冷不热的时候作为春秋两季(上半年为春季,下半年为秋季)。

| 评论(0) | 投诉 |

--------------------------------------------------------------------------------

四季都分别是哪几个月份划分

在我国,一般是以3~5月为春季,6~8月算为夏季,9~11月算为秋季,12~2月算为冬季,这就是现在人们习惯概念上的四季。

天文四季纯脆是从天文因素考虑的,它忽略了大气环流和下垫面性质等重要因素,故划分的四季与实际的气候季节变化不怎么符合。

因此,物候学家们根据气温、降水等与农作物生长有密切关系的气象要素的分布状况为依据来进行四季划会,其标准为,以五天滑动平均气温低于10℃作为冬季,10~22℃的作为春季或秋季,高于22℃的作为夏季。

这种以气象要素为依据划分的四季,被叫做气候四季。

虽然气候四季比起天文四季更接近四季的实际气候,但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所以,若要作全国性的气候四季划分是十分困难的,而且一般人们也不容易直观接受。

为了使天文四季和气候能够大致相吻合,所以又出现了天文四季与气候四季相结合的四季划分法,它把天文因素和气候因素进行结合互相补充。

扩展资料:

人对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反应。一年四季出现的不同气候条件,造成人们不同的感受,也就容易发生各种不同的疾病。

春季,暖空气开始活跃,气温逐渐回升,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忽冷忽热的天气经常交替出现,体弱的人难以适应,很容易患流行性感冒,急性咽喉炎,病毒性脑炎,老人支气管炎等病症。北方由于空气干燥,春秋季节风沙天气较多,人们患沙眼病者甚多,轻者流泪,重者发炎。

初夏季节,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占据在我国江淮一带、形成这一地区天气阴沉,细雨连绵,空气湿度很大。由于寒冷、潮湿 *** 关节处,引起自身组织抗原性改变,容易发生风显性关节炎,在中老年人中常常有关节和腰腿酸痛症状出现。盛夏季节,气温很高,特别是在强烈日光照射下的高温环境中,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者在酷暑炎热的时候 *** 等,体内产生大量热量,人体既使大量出汗,仍来不及散热,就会使体温升高,呼吸、脉博加快,发生头昏、眼花、胸闷、心悸、恶心乏力而中暑。如果在烈日阳光下爆晒,因日光红外线照射人体大脑组织、脑膜等易引起头昏,耳鸣,烦燥不安等症状。

秋季,除与春季相同的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外,日间气温仍然较高,但夜间由于地面辐射强,冷却快,日夜之间温差大,睡眠时很容易着凉,易得伤风感冒,特别是儿童易患肺炎、百日咳,老人易得气管炎等。

冬季,当北方冷空气南下时,气温骤降,冷空气 *** 咽喉,使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容易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等疾病。当气温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后,室外劳动,手、脚、耳及脸部等局部很容易生冻疮。

关于“四季是如何划分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相关
相关推荐
最新的资讯
点击排行